5月28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主办、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提供学术支持的第八届中国跨文化传播论坛暨第三届2050学子论坛成功举行。来自全国各个高校和业界的专家学者以及青年学子们相聚云端,共同探索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与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新思路、新方法,研究开拓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实践的新视野、新范畴。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苏大鹏,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胡正荣,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严功军等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开幕式,共同见证了“国际传播能力等级考试”发布和北京外国语大学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国际视听传播系成立。
苏大鹏致开幕辞,并就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出三点建议:首先,“学习讲话要成系统”。与会人员一起探讨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新理念、新方法,一起总结讲好中国故事的新实践和新经验,为未来的发展谋篇布局、铺路架桥。其次,“人才培养要成体系”。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大量新闻传播领域的专业人才,要完善体系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后,“举办论坛要成系列”。希望学界专家可以群策群力,分享最新研究成果;青年学子可以积极发声,体现国之栋梁的潜力。
胡正荣指出,重视国际传播就是要建构中国自主的国际传播知识体系。他进一步提出高校赋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四方面:一是构建中国特色国际传播知识体系,二是培养中国国际传播人才,三是搭建中国国际传播学术平台与网络,四是提升服务中国国际传播和国际社会的能力。
严功军表示,跨文化传播是一个从追求共知到共情再到共识,最终构建一个多元文化共同体的过程。作为跨文化传播领域的学人,要理性认识现实,从战略上予以应对,从全球传播伦理上予以回应,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通过跨文化传播实现共知、共情、共识、共享,推动人类共有文明可持续发展。
开幕式上,北京外国语大学外研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外研社社长王芳和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院长姜飞共同发布了“国际传播能力等级考试”。王芳表示,即将上线的“国际传播能力等级考试”依托北外的语言优势和跨文化的学科优势,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添砖加瓦。姜飞表示,国际传播能力等级考试,简称“TICC考试”,是面向全社会、全行业和各类型主体推出的专业性考试产品,计划于今年下半年正式推出。它旨在从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理解能力、国际叙事能力、媒介素养和全球公民素养五个方面,对应试者进行综合考察。
在主旨演讲环节,来自全国各个高校和业界的专家学者从各自深耕的新闻史、符号学、智能传播技术和文化认同等领域出发,论述了中国当前在国际传播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更好地对外讲述中国故事的策略方法。
除主旨发言外,本次论坛还开设了九大平行论坛,包括国际新闻与传播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论坛、四场中国跨文化传播论坛分论坛和四场2050学子论坛分论坛。
在国际新闻与传播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论坛中,来自全国十余所高校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领导、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国际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各分论坛主题包含了北京冬奥会与国家形象建构,互联网、元宇宙与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与民族共同体,影视传播与讲好中国故事,Z世代与国际传播等,视角丰富,对话深入。
闭幕式上,八位分论坛评议人分别总结发言,北京外国语大学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副院长刘滢向各位与会者致谢。本次论坛有力促进了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的理论研究,为构建新时代的对外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提供了交流平台。